作者:2023-08-11浏览次数:10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余德才教授团队在肝癌分子分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j9集团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其中75%~85%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肝癌的治疗方案选择主要由肿瘤分期决定,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放射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等多种手段。近年来,随着外科治疗、介入、放疗等传统疗法以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抗肿瘤疗法的进步,肝癌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更加丰富。最近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简称“t a”)相比sorafenib,能降低晚期肝癌患者42%的死亡风险,这一发现改写了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新标准。尽管如此,肝癌患者整体生存率仍不让人满意,其总体5年生存率只有约20%。由于肝癌的高度异质性,同一临床分期的肝癌患者对治疗的应答及预后仍存在很大差异。针对不同的肝癌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使得疗效最大化,是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分型指标以助力肝癌精准诊断与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与肝移植外科余德才教授团队收集了41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外周血清(其中17例接受了anti-pd1治疗),进行转录组测序(n=66)、脂质组(n=63)、代谢组(n=41)、蛋白质组(n=41)及pcr芯片(n=41)检测,并进行了预后随访。对接受了pd1治疗的患者,根据recist 1.1标准,通过影像学评估其疗效。此外,本研究收集整理了近60个肝癌及其他肿瘤的公共数据集,涵盖了基因芯片、bulk rna-seq、蛋白质组、单细胞测序(scrna-seq)、代谢组等数据类型,总计样本量接近8000,样本类型包括人肝癌组织、细胞系、小鼠肝癌模型、其他肿瘤类型等,进行综合分析。另外该团队与冠科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合作,构建了104个肝癌人源肿瘤组织来源移植瘤模型(patient 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并对其中24个模型进行了sorafenib药物敏感性检测。

研究人员发现,肝癌病人根据fad活性可以分为f1f2f3三型,不同分型肝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基因组、表观调控、代谢、信号通路及免疫特征。f1型肝癌对sorafenib敏感,f3型抵抗。f1型肝癌对tace治疗抵抗,而f3型肝癌对tace治疗敏感。f1型肝癌对pd1治疗敏感,而f2f3型肝癌对pd1治疗抵抗。f1型肝癌对pd-l1治疗敏感,而f3型肝癌对pd-l1治疗抵抗。f1f2型肝癌对t a治疗敏感,而f3型肝癌对t a治疗抵抗。可以通过液体活检的方法,检测血清代谢物或蛋白,进行fad分型诊断,从而达到无创预测肝癌患者不同治疗疗效的目的。该研究结果有望为晚期肝癌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02387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与肝移植外科余德才教授团队在hepat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multiomics identifies metabolic subtypes based on fatty acid degradation allocating personalized treatment in hepatocellular carxinoma”的论文,该研究利用多组学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脂肪酸分解代谢(fatty acid degradation, fad)特征的肝癌分子分型,为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支持,补充了临床分期系统的不足。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与肝移植外科黎兵华博士、李运政博士、冠科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周华俊博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学医学院余德才教授、耶鲁大学医学院wajahat mehal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7/hep.0000000000000553




网站地图